小手拉大手其實用到很多東西,基本的I-V7-I、I-IV-I進行就不說了,此外還有轉調、大小和弦替換、弱起拍、假終止、FOLK ROCK第四式等等
在彈唱的技術性問題,最大的應該是弱起拍+FOLK ROCK節奏模式,很容易在歌詞的奇數句進行到偶數句,或者偶數到奇數句之間打結,當然只彈不唱一定彈得很順不會遇到,自彈自唱才會發生這種「同步問題」,請記得每一小節的第一音的拍點那個字要唱加重,例如「還記得那個音樂會的煙火」如果還是覺得很難,最簡單的作法就是簡化,簡化的方法有:
- 停刷、等自己唱歌到重拍點,再開始刷
- 在難唱的地方,用刪去法改變你的節奏pattern(淚奔...被同學抓包張六老師也這樣偷懶XD),讓自己好唱,但是正拍記得不會搬家,只是有刷沒刷而已。
雖然被同學抓包,不過很高興同學的耳朵聽力進步了,聽得出小小的不同耶!
當然如果同學是練功考量的話,在第一段的地方的弱起拍+FOLK ROCK就得serious一點,更好的話當然是從頭到尾,不過我會建議第一段folk rock,第二段都是慢刷,休息一下,第二段尾巴的G7是假終止的好點,可以賣個關子(剛好是氣份拉起來的地方喔),接到第三段再繼續rock起來,這樣能休息、而且音響效果上是有層次的。
來欣賞一下日本原版,首先來瞧瞧張六老師的日本友人搞的初音版示範:
其實過程的節奏模式是可以變的,有變會比較好聽,此外這個可以學尾奏。
這是日本吉卜力工作室2002年動畫電影貓的報恩主題曲
風になる(幻化成風)
的MV,從3:26的地方開始原曲作者つじあやの(tsu ji a ya no)
最後是台灣版:
比照日本原版つじあやの的和弦進行跟我們台灣版的,說真的,我們台灣改編的版本按起來是比較複雜,但主要是在第三段用了卡農進行,又在第二段明示了轉調,從C大調變遷到G大調(注意聽唱到涼涼的「深秋」那邊,旋律剛好是G大調的低音7進到1,或者說絕對音的bG到G,非常的明顯,不是C大調的音階),再轉回C大調。
這個東西下一堂課我們會比較鑽研「指型」這個課題,屆時可以好好研究觀察曲子的唱法,會發現到つじあやの的原曲是偷偷轉到G大調去後又偷偷的轉回C大調,這時候各位也會發現到屬七和弦的好處-就像燈塔一樣,清楚告訴你目前調性中心移動到哪裡
當然這也表示說:比較好唱,日本原曲第二段轉調過程中沒有屬七和弦,只是D G C,也可以唱看看,對歌唱者是比較要求的。
此外あやの的原版就是簡單中加了點巧思,例如....
課堂上GMAN問了一個問題:尾奏F-Fm-C這是甚麼招?
這個是つじあやの的妙招,老實說,這是一個C大調的IV I終止式,但是中間加一個大小和弦變換-Fm,變成很妙的過渡和弦,一方面這是一個很好的裝飾帶來不一樣
的聲響,一方面在烏克麗麗上,Fm會壓到第一弦第三格,剛好就是平常按的C和弦弦位,只要把其他手指鬆開,就很容易進入C和弦,這是很妙的招式,好聽又好按,可以學起來:IV-iv-I(當然也可以實驗看看iv-IV-I)
此外,轉調變化時的D7-G(G大調從V7解決到I)再G7-C(這個不用解釋了吧?)連續跌兩個溜滑梯,這種五度圈上的逆時鐘連摔兩格,是很強的進行,這也是很好用的梗。
至於有同學苦於F-G和弦的變換?其實 為了好彈,有些地方是可以G7代G(C大調的狀況),但是G7-Em時的和弦變換還是要痛苦一次XD,老實說這是早痛跟晚痛的差別,看自己喜歡哪一種囉。
另外GMAN提到了一日豐原樂器工廠參訪團的idea,除了參觀Ukuman的代工廠以外,也順便參觀其他的薩克斯風工廠之類的,張六老師覺得這個點子很不錯,先列入備忘錄,張六老師最近會跟Ukuman大大請教相關的事宜,如果有消息會公佈給大家,順便跟各位說,隨著一堂課一堂課的過去,各位再拿出以前喜歡聽的CD音樂出來,可能會發現耳朵變靈了,會開始聽出更多的細節,而且甚至從烏克麗麗開始,可以延伸到其他的樂器(樂理是共通的),例如說陶笛,或者偷玩別人的吉他只彈前四條弦,有機會可以玩看看,你會發現烏克麗麗的指法可以移植上去喔(只是動作一樣,key變了),然後可以號稱:「我也會彈吉他」XD,當然也可能是用電腦做起音樂也說不定,你的玩音樂版圖就開始擴大了。
好啦,祝大家本週Happy鏘鏘鏘喔!
2 則留言: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jg9XKloB9VI
比起MV,我更喜歡這個版本的 Live 演出~
這版好耶!!
張貼留言